top of page

《電子學習元素加強網上視藝課堂》何曉嵐

何曉嵐

如今疫情仍在水深火熱之中,恢復面授課堂的日子遙遠無期。無論是平日的視藝堂,還是課後的興趣班,也是以視像方式上課。雖然不能像面授課堂那樣手把手教導學生,但也可以透過不同的電子元素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繫。


先由評賞作品說起,如能親身前往各大藝術館,仔細觀察作品當然更好。但身在家中,也可以不同的方式欣賞作品。其中Google 藝術與文化便是很好的輔助工具。它既是網站也是應用程式,學生可以把畫放大以觀察細節,相比只在課室看簡報來得清楚。除此之外,同學可以利用Google 街景遊覽各大博物館,例如從Google 地圖直接進入大英博物館的不同展廳,讓同學在家也能好好體驗博物館的藏品。


在教授視藝知識時,老師可活用不同的軟件增加同學的投入度。除了很多老師已在用的 Kahoot! 和 Quizizz,筆者也推介 Wordwall 這個網站。在這網站,學生可以簡單的方式建立遊戲,不只是選擇題,還有射擊和打地鼠等模式,幫助學生鞏固視藝知識。一些簡單的內容,可透過視像會議的功能教授,例如筆者曾以視像會議的白板功能教同學線條。用電腦畫畫,特別是在沒有手寫功能的情況下,畫到完成度高的作品當然很難,但這能讓同學以另一種方式享受視藝課。


而來到最重要的畫畫部分,的確比較困難。倘若用油粉彩和廣告彩等傳統媒介來畫畫,筆者還是覺得在現場逐個同學指點較好。但在網上學習也有另一好處,就是同學可以反覆細細看網上的創作過程片段,在家慢慢跟着做,時間上沒有面授課堂那麼趕。


展示同學的作品時,筆者會用 Padlet網站,讓同學拍下自己的作品後放上網站,讓其他同學欣賞和按「心心」。較大型的展覽亦可在網上舉行,除了放在學校網站外,筆者的學生曾經聯同另外兩間學校,舉辦虛擬視藝展覽。在虛擬展覽中,同學可創造自己的角色,在網上展場裡自由走動並欣賞展品。如有VR配件的話,以第一身視角觀賞作品,也是別有一番滋味。


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會員、大角嘴天主教小學視覺藝術科副科主任及「視覺藝術教師表揚計劃2021」優異表現獎得主

bottom of page